截至年末,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前十的城市分别为:
1、上海.2公里,(首开时间:.05.28)
2、北京公里,(首开时间:.10.01)
3、成都.8公里,(首开时间:.09.27)
4、广州.2公里,(首开时间:.06.28)
5、深圳.6公里,(首开时间:.12.28)
6、武汉.1公里,(首开时间:.07.28)
7、南京.7公里,(首开时间:.09.03)
8、重庆.3公里,(首开时间:.06.18)
9、杭州.3公里,(首开时间:.11.24)
10、青岛公里。(首开时间:.12.16)
(各城市轨道交通首次开通顺序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南京、沈阳、成都、佛山、西安、苏州、昆明.......)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所有城市的总客运量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看看客运总量前十城市分别为:
1、上海万人次
2、广州.1万人次
3、北京.4万人次
4、深圳.3万人次
5、成都万人次
6、重庆.1万人次
7、南京.2万人次
8、西安.8万人次
9、武汉.6万人次
10、杭州.4万人次
而年地铁客运总量前几名是这样的:
北京,39.43亿人次
上海,38.69亿人次
广州,33.10亿人次
深圳,17.80亿人次
成都,13.99亿人次
武汉,12.40亿人次
南京,10.42亿人次
也就是说,广州地铁客运量超过北京,居全国第二。广州作为中国的流量大城的特征进一步凸显。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年11月份,主要城市日均客运量分布为:
日均客运量超万城市有上海、北京;
日均客运量~万城市仅有广州;
日均客运量万~万,有香港、深圳;
日均客运量~万仅有成都;
日均客运量~万有重庆、台北;
日均客运量~万有南京、武汉、西安、杭州。
再来看进站量这个数据:
上海.2万人次
广州.1万人次
北京121.1万人次
深圳.4万人次
成都.8万人次
重庆.8万人次
从进站量看,一线城市全部迈入10亿人次俱乐部。
除了运营总里程之外,运营车站的数量也是可以反映轨道交通规模,从运营车站数量来看,上海有个,北京个,成都个,广州个,武汉个,深圳个。
如果用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对比轨道交通里程,不考虑其它地形、环境因素,那么轨道交通10强城市的密度由高到低为:上海、成都、武汉、北京、南京、杭州、深圳、广州、青岛、重庆,结论仅供参考。
下面是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强度排名:
数据来自:青报观象山
年,轨道交通客运强度排名前十城市是:广州、上海、深圳、北京、西安、重庆、长沙、成都、兰州、南京。
也就是说,论地铁客流总量,上海第一,广州第二。论地铁客流强度,广州第一,上海第二。
原标题:《地铁客流总量,上海第一广州第二;客流强度,广州第一上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