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年7月25日0时至24时,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分别为日本、老挝、阿曼、斯里兰卡各输入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分别为阿曼、泰国各输入1例,新西兰输入2例;另有3例此前已公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7月25日
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年7月25日0时至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深圳4例,佛山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例(深圳15例,佛山1例,惠州1例);另有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深圳1例)。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6例(广州4例,深圳11例,佛山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7例(广州4例,佛山2例,惠州1例);另有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广州3例)。
7月25日
广州疾控报备提醒
▽
自7月16日以来有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旅居史,7月17日以来有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旅居史,7月21日以来有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及所有穗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请跟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主动报备,接受社区相应的健康管理。
严防疫情传播
做好防护,及时报备!
如有疑问,可拨打进行咨询
疫情期间
如何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月23日
广州新增1例
外地来穗本土确诊病例
该病例乘坐G列车抵穗
平时我们出行
都离不开公共交通
但公共交通一般人员密集、行程复杂
一旦发生疫情
容易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那么我们在乘坐公共交通时
该如何做好防护
才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呢?
??
①
公交、地铁
尽量选择错峰出行。
选择无接触扫码购票。
配合亮码扫码、体温检测。
全程佩戴口罩,排队时保持一米线,注意手卫生,咳嗽、打喷嚏时不要摘开口罩,避免用手触碰口眼鼻。
行程结束后及时洗手。
②
出租车、网约车
乘客:
不要选择“黑车”,尽量避免拼车。
乘车过程中要全程戴好口罩,减少交流。
注意手卫生,出门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湿巾,用以及时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尽量在后排落座,条件允许时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
咳嗽、打喷嚏时不要摘开口罩,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
乘坐网约车(出租车)优先采用线上或扫码等方式付费,保留好打车小票或网约车记录。
司机:
做好个人健康监测,按要求向公司进行报备。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不要带病上班,要戴好口罩及时就医。
按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出车期间要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主动查验乘客的健康码、行程卡。
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和乘客交谈,服务期间严格规范佩戴口罩。
车辆要多通风以及每天消毒清洁:多开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及时打扫车内卫生、清理垃圾,定期清洁和消毒车门把手、座椅等乘客经常触摸的位置。
适当进行防疫宣传:可以在座椅背后张贴标语或放置宣传材料,提醒乘客做好个人防护。
③
长途交通工具
要做好出行计划,尽量错峰出行,了解目的地防控措施,提前报备。
优先采用线上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购票或付费。
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
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扫描健康码等措施,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在乘坐交通工具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接触扶手、扶杆、车门、厕所门及把手等。触摸后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不随地吐痰,咳嗽咳痰要注意礼仪,自觉维护车厢的整洁卫生。
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无论乘坐何种公共交通工具
都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保持手卫生
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
不用未清洁的双手触摸口眼鼻
尽量减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餐饮时间和频次
妥善保存旅行相关信息凭证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
仍然复杂多变
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请大家继续坚持!
原标题:《广州零新增!疫情期间,如何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