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停车费上涨至今已满4个月,停车费除了收归财政之外流向依然未被破解。除了商业和住宅停车场外,广州还有个咪表经营泊位。广州引入咪表已经14年,这些泊位谁在经营、如何操作?收入几何、流向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展开深入调查。
文/广州日报记者丁一(署名除外)
停车费上缴财政数据打架问题源头指向咪表公司
“4问咪表”
一、为何咪表招投标空当期长达3年多?
广州的路内咪表现由广州电子泊车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泊车公司”)和广州德生咪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生咪表”)两家来经营。
饮得广州咪表经营头啖汤的是电子泊车公司。年5月12日,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公司”)和广州华普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华普”)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了电子泊车公司,从年1月起,该公司获得了个泊位。这是广州电子泊车管理有限公司章程中披露的信息,但至于它是如何获得这一经营权的,没有公开的资料得以披露。
3年后,德生咪表逐渐走进了广州市民的视野。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年4月22日,拍卖行对市内个咪表泊位的建设和经营权进行拍卖,当日的第一轮拍卖因四个买家出价超线被宣布出局而中止。直到5月13日,拍卖行以“设置最高限价+摇珠”的方式确定买家,即广州市德生金卡公司(以下简称“德生金卡”)以元/个的价格夺得广州市区27个路段的个咪表的建设和经营权,项目建设期限为3个月,经营期限为5年,经营期满后由政府无偿收回。德生金卡除了承担这些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外,还需负责经营期内的设施维护和保养。据报道,德生咪表正是广东德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生科技”)为了经营其拍卖所得泊位,由德生科技及其子公司德生金卡分别占股比55%和45%成立的。
5年后,德生咪表公司经营期满,本该由政府无偿收回,但直到年11月份全市路内停车泊位重新招标为止,德生咪表都一直经营个泊位,其间的空当期长达3年多。
如何解释这期间的空当期?市交委有关人士向本报还原了当时的情况:“虽然是年5月招标,但招标后还有一段时间的建设期,正式经营其实是从年年中开始。”然而记者计算得知,即使从年年中开始经营到年年中为止5年期满,也该由政府回收经营权,难以解释空当期的实质问题。
对于同样的问题,停车场协会负责人坦言,确实有“一定时间上的顺延”,但当时没有人提出异议。
二、为何咪表泊位11年后变个?
咪表泊位数字的增长也让人糊涂。公开资料显示,电子泊车公司、德生咪表公司成立之初仅共有个咪表泊位有公开招标,包括电子泊车在年成立之初获得政府项目专营权的个泊位以及年5月德生咪表在公开招标时中标的个泊位。而近日市交委公布的数字却显示,当年的个咪表位11年后变多个。对多出的个泊位,无法从公开渠道获悉这两家公司是如何获得的。
只有德生咪表公司官方网站上记载了些许信息:“年5月13日,德生通过竞拍获得广州市首期个咪表泊位的建设和经营权……年1月1日至今,广州德生咪的停车泊位及年营业额以平均每年45%的速度递增,社会效益日益明显,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由于这条信息并未记载其上传日期,无法算出德生咪表现有的具体泊位数量。不过,如何治疗腹泻肝病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