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历史 > 为何爱广州日报有数

为何爱广州日报有数

发布时间:2016-12-13 5:58:03   点击数:

10公斤装备

  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摄影记者们每天都需要背负着至少10公斤重的行囊。

  “我曾经背着15公斤重的器材在灾区四处奔波,光是海事卫星电话就有6斤重。”广州日报摄影记者邱伟荣回忆。对于摄影包的令人无法承受之重,摄影记者邵权达也有相似的经历:“前几年还年轻,背着35斤重的包到处走一点问题没有,现在老了,跑几步腰都要断了。”记者高鹤涛形象地称放下自己的摄影包如同从身上卸下了几个小孩,“那些机身、镜头每天都像一群黏人的孩子似的烦着我,考虑带谁或不带谁,是个很艰难的抉择过程。”高鹤涛笑着说自己每天都要上演忍者神龟勇闯世界记。

万粉丝

  《广州日报》官方微博粉丝总数已超万,稳居全国报纸官方微博影响力前五。其中新浪多万,腾讯微博听众多万。

  已形成了以《广州日报》官方   《广州日报》全天24小时滚动报道广州正在发生的大事小事,突发事件新闻服务资讯一网打尽。反映街坊观点,   年1月1日以来,《广州好人·寻找身边的平民英雄》栏目共计刊发75篇报道,字数达到多字,报道的好人超过人。

3名院士

  去年12月1日,在《广州日报》62周岁生日之际,3位知名院士成为“名医大讲堂”的顾问,除了钟南山院士外,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3位院士盛赞《广州日报》引领媒体风气之先,在推进公众健康教育、促进医患良好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名医大讲堂”由《广州日报》“健康周”医院合办,每期都会邀请权威专家为公众进行健康宣教。截至今年1月1日,“名医大讲堂”已举办了35期,主题囊括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骨科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常见病,目前已成为城中最具影响力的健康宣教平台,并培养出一大批健康铁杆“粉丝”,有人不远万里,从东北、新疆、海南等地,打“飞的”来广州听讲座。

  共有85位专家90人次登上“名医大讲堂”讲台,名家云集。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全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和教育家周岱翰教授、“岭南皮肤圣手”禤国维教授、著名孤独症专家邹小兵教授、心血管病专家王景峰教授等。

  由《广州日报》发起、与广州市慈善会共同管理的《广州日报》广爱基金,自年4月成立以来,已救助了位在广州治病的重大疾病患者,共筹集近1多万元帮助他们筹款治病。

  年,《广州日报》广爱慈善基金共获收入约万元,一共帮助了78例重疾患者,其中有龙凤胎、有母子,资助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主。最幸运的受助人是广爱号苏晓莹,14岁的她,患有先天性重型地中海贫血,在登报前已找到配型骨髓,但因出生在贫困单亲家庭,70万元的医药费无疑是天文数字。幸运的是,在登报后的半个月之内就获得数以百计社会爱心人士和单位提供的医疗费善款约60万元。同时她也是年获捐最多的案例,广爱慈善基金的捐助约13.8万元。

  为增强重疾患者的自救能力,帮助他们熟悉已有的救助政策,引导他们找到更多的求助渠道,《广州日报》广爱基金推出广州首个重疾救助资源手册。历时3个多月,在联系国内个相关机构,并收集、核实了针对广东地区开展疾病救助的个项目信息后,内容近3万字的白皮书终于出炉。白皮书并已通过广州17个医院以及相关的公益组织、相关社区进行派发。

99场活动

  从年1月到12月,《广州日报》专版新闻中心月月为读者举行各种活动,为读者朋友提供“吃喝玩乐行”的立体式精彩。活动场次达到99场,包括家天下看楼团、楼市十大新闻评选、小升初模拟面试大赛、名校行、移民留学沙龙、游天下试玩团、车天下快乐家庭、时尚荟世界杯嘉年华、3C云珠设计奖评选等各类子品牌活动。

20年第一

  年,《广州日报》创下了连续20年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的辉煌。而据权威的第三方广告监测机构央视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年《广州日报》的广告经营在全国报纸媒体中表现依然抢眼。据央视广告调查结果显示,《广州日报》全版彩色广告在《广州日报》读者中的接触率高达91.63%。此外,淘宝在年与全国12家主流报纸媒体合作的“码上淘”项目中,《广州日报》的扫码量也在所有合作媒体中排名第一位。在年第7届中国报刊广告大会发布的“~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中的“都市报30强”排行榜中,《广州日报》连续7年蝉联榜首。

来稿

  看稿、选稿、写稿是评论部日常最繁重的工作之一。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评论部的来稿邮箱都会24小时滚动收取来自全国各地来稿作者的投稿。聚焦当天热点,不同观点角度的碰撞,每一刻都迸发着唇枪舌剑的火花。而评论部的成员们每天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从而从多封邮件中选取文笔最独到、观点最新颖的来稿邮件来丰富版面。不能不提的一位来稿作者是来自江苏省的郭元鹏,他每天就不同话题来稿将近10篇,由于《广州日报》评论版兼容并蓄,话题涵盖面广阔,像郭元鹏这样每天就不同话题来稿的作者不在少数。不能忽略的还有读者来信,不少读者会希望就一些话题跟编辑、评论员展开对话,抒发意见,曾经就有一位王姓读者就小学午休补贴来信多达10次,唇枪舌剑下意见得到充分抒发。

  尽然这些工作不能在报纸上得到量化,当每天早上,评论部的编辑们看着自己选取的稿件登上各大门户的评论首页,或是被网友转发讨论,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

10本好书

  年,博阅版依托《广州日报》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国内2万多著名作家、网络作家、文化名家作品发布、作品批评、连载、推荐的重要文化平台。

  《广州日报》副刊部首创的“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已经成功举办5届,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图书评奖与阅读嘉年华活动,连续五届活动,包括莫言、贾平凹、郭敬明、张嘉佳等余一线作家、文化名人、出版大腕参加《广州日报》的阅读活动。

  年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从数十万种图书中初选出TOP本,经过余万网友的网络初评选出TOP50本,然后11位专家评委与数百万网友一起选出年度中国图书势力榜十大文学类和非文学类年度好书。

级楼梯

  每一天的凌晨3时30分,王珍生在浓重的夜色中,准时到达东堤发行站,作为站长,他需要与发行员同事分叠1.4万份《广州日报》。17年来,他都以这一方式迎接日出。早上5时天微微亮,东堤发行员们将新鲜出炉、还冒着油墨香气的《广州日报》分送到沿江路至东山一带的居民小区。这里老式居民楼宇密集,没有电梯代步。每个发行员,平均每天需要花4个小时,踏进35栋居民楼,爬多级楼梯,登上8至9层楼,送给多户人家和报刊亭,无论烈日还是风雨。

  前天冷空气吹到广州,寒风冷雨中,女发行员侯福芝按时投递,让一位老读者感动不已,塞给她一个纸条。回到发行站打开一看,才发现里面夹了50元,老人用端正的字迹写道,“女孩子做这份工作太辛苦了,给50元买个手套和帽子。”王珍生说,“其实,作为《广州日报》的发行员,无论天气按时投递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做这份工作这么多年,有碰到订户不理解的时候,但能被读者这样理解、关照的时候也不少,我们很感动。”

  一条小巷里面的40个报箱

  在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越秀区百灵路牛巷,偶然路过的记者发现了这面墙上的独特风景——《广州日报》报箱。1、2、3、4、5……40,整整40个,分成3排整齐地挂在墙上。除了中间那个绿色的邮政信箱,40个《广州日报》报箱成为牛巷21号院居民共同的选择。

米山峰

  年11月,记者全杰在本报连续举办了6届的大型环保行采访中,在6天攀登之旅中登上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米顶峰乌呼鲁峰Uhuru,穿越热带雨林、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原、高山荒漠带、冰川带,度远近观察雪峰和冰川消融状况,写成纪实报道《乞力马扎罗的雪最快10年内绝迹》。为了更多时间观察冰川消融的状况,全杰需要长时间逗留在冰雪环境,0米的高度更接近太阳,猛烈的阳光加上冰面的反射,让在温暖的广州土生土长、对冰雪毫无防备的他,因此患上雪盲症,双眼红肿疼痛,视力退化模糊,最终经过两天一夜的休整才有所好转。

公里

  从年开始至今,珠三角新闻中心平均每年参加追击台风报道4~5次,一共近50次追风,出动近人次记者参与。其中,佛山站摄影记者龙成通从年至今每年都参与追风报道,从未间断,追风次数超过20次。

  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新闻中心这11年来,追风的里程达到4万多公里,超过环绕地球赤道一周。其中包括:

  年7月19日,台风“威马逊”登陆湛江,这是50年来登陆我省的最强台风。记者历时4天追风至与海南隔江相望的徐闻;

  年10月23日,第13号台风“鲇鱼”在福建省漳浦县登陆,记者追风至汕头、福建漳浦等地,横跨两省,成为本部门记者追风里程最长的一次采访;

  年中秋节,台风“凡亚比”登陆信宜,记者采访时间前后长达10天,这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追风报道。

000字

  作为《广州日报》连续三年“发稿字数最多的记者”,经济新闻中心的张忠安平均每月写近十万字的稿件,全年见报.84字。

  财经新闻,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新闻相对枯燥,没有太多鲜活、生动的场面,而且多数要用数据说话。每篇稿件都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挖掘,寻找不一样的视角,探究不一样的服务。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可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

50届比赛

  8届奥运会,8届世界杯,50届国际大赛,超过人次的体育记者阵容,近篇万字张图片的体育报道……

  《广州日报》是国内最早参与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报道的报纸,自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年墨西哥世界杯始,世界顶尖水平的国际大赛无一遗漏地都留下了本报记者的足迹,仅统计奥运会、亚运会、冬奥会、青奥会、世界杯、女足世界杯、欧洲杯、亚洲杯这8项大赛,本报总共派记者采访了50届的比赛,踏足全球32个国家。

0条报料

  年《广州日报》共接到报料0多条,最多的一天有报料21条,报料的地理范围覆盖了广州城区以及珠三角的不少城市,如深圳、佛山、东莞、中山、顺德、等地。

  作为报料第一线的记者,林静的“最忙一天”是前不久的1月7日,一天采写了三条头条新闻。早上,通过报料人欧先生,到位于逢源北街的新闻当事人谭艺超家采访;同日下午,接到报料马不停蹄地来到集中发水痘的南岸路华侨小学,采访水痘疫情;完成采访后,以最快速度返回报社后,又开始《弘扬正能量看广州日报》的采写,并撰写《他去了,留下3万元归谁?》、《打了水痘疫苗并非终身免疫》两条报料新闻。

  作为《广州日报》娱乐部的品牌栏目,广娱大本营在年继续为读者大派福利,这一年共组织了40场包括电影、电视、交响乐、歌舞剧、话剧、讲座等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在元宵节、父亲节、平安夜等8个重大节日与读者暖暖相约,共吸引近4万人报名参与,最终直接惠及多名读者。其中既有报龄20年的忠实读者,也有每天必看娱乐版的在校学生;既有想抽票给父母送惊喜的孝顺儿女,也有希望拿票约会暗恋对象的女学生。广娱大本营用自己的心意为一位位读者送去温暖和关爱。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ls/508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