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笔者参观了位于新疆石河子市北三路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
我是一边看一边拍照一边流泪一边感叹连连震撼的!
“这件大衣是我们博物馆最珍贵的一件东西,大衣的珍贵主要是上面缝补了块补丁。”
当讲解员指着一件满是补丁几乎看不到“整块衣料”的衣服时,我内心一震,流泪涮涮地流下来了,这是怎样的艰苦和精神呀!
这件军大衣缝满了各种颜色的补丁块!
你想,一件衣服能有多少块布料?说白了穿的就是“补丁”了!
这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是八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团一位普通的军垦战士王德民老人捐赠。
“这件由军垦战士捐赠的大衣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当时,军垦战士节衣缩食,将节约出来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军人合作社,用来发展工业,这才终结了新疆没有现代化工业的历史。”
当讲解员满含深情地讲述时,我看见,我们同行的友人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这种教育是什么东西都买不回来的!
崇高的军垦精神!
伟大的军垦精神!
爱国爱民的军垦精神!
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学习的军垦精神!
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份份档案、一处处场景……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60多年来广大军垦儿女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一个又一个的艰苦卓绝而又催人泪下的故事。
当我们一个一个展馆看下来,从一件一件充满故事和精神的“文物”看下来,我们好像又走进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为国为民奉献一切的年代!
思想和灵魂都被深深打动,自然而然地为我们的军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新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筹建于年,年正式成立,王震将军亲笔题写了馆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国新疆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列内容的国家二级博物馆。
年月被农八师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农八师、石河子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年,军垦博物馆被自治区确定为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同年还被中央13部委确定为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军垦博物馆基本陈列分为六大部分:凯歌进疆;艰苦创业;激情燃烧;三个队的作用;再造辉煌;千古之策。共展出实物0余件,图片0余幅。
罗金良(梅州日报社总经理,高级政工师),曾任梅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先后获得梅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被梅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首届梅州市优秀记者。出版个人专著《新闻聚焦》,编辑多本书籍。发表上百万字作品,有50篇作品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作品刊登《人民日报》、《诗刊》、《梅州日报》、《香港时报》、《欧洲时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