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历史 > 光荣的历程新中国经典雕塑作品集

光荣的历程新中国经典雕塑作品集

发布时间:2017-6-27 18:49:07   点击数:

曹国昌

年生于广州市。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曾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办公室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常务副院长,

广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主要成就:

年木雕《海岛民兵》入选全国美展。

年木雕《少女》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获二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另被《人民日报》《美术》《文汇报》《四川文学》《ChineseLiterature》(《中国文学》英文版)《画廊》《羊城晚报》等数十家报刊刊载并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篇》一书;作品《少女头像》《少女肖像》《傣族姑娘》入选“中国雕刻展览”并赴尼日利亚展出。

年作品《苏武》《驼铃》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驼铃》获三等奖并被《作品》等刊物发表;作品《少女头像》《金色岁月》入选“中国雕刻展览”并赴缅甸展出。

年为日本仙台县创作木雕《二十四神将》;作品《驼铃》《儿子》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驼铃》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儿子》获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被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广东画报》等刊载,后被收入《新中国美术50年》《新中国美术60年》《中国当代雕塑壁画艺术选集》。

年作品《金色岁月》等发表于《广东画报》,同期发表蔡文星的《木雕的青春——曹国昌的木雕艺术》评论文章。

年作品《绿叶沙沙响》发表于香港《大公报》。

年作品《黄金时代》《失落的湖石》《儿子》发表于《广州文艺》,同期发表关则驹的评论文章《曹国昌的脾性》。

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星河展”第25回“曹国昌雕塑作品展”,《南方周末》和《羊城晚报》均作报道。

年作品《过去·现在·将来》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作品《少女》发表于《特区文学》封面。

年作品《大地》被广州美术馆收藏。

年于深圳美术馆举办“曹国昌雕塑作品展”,作品《浪花》被该馆收藏。

年作品《海贝》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年作品《过去·现在·将来》发表于《装饰》封二,另有多件作品发表于《雕塑》。

年受广东省政府委托设计制作香港回归礼品《一帆风顺》,获广东省政府通报嘉奖;作品《啊!大海》入选“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并被文化部收藏;作品《绿叶沙沙响》刊登于《美术》杂志封面,同期发表十一件木雕作品及钱海源的评论文章《我看曹国昌的木雕艺术》。

年为广州雕塑公园创作雕塑《儿子》;同年,于《美术学报》发表文章《木雕杂谈》及与蔡文星、钱海源一起撰写的《记十年文革中的潘鹤——唯有不忘过去,才能做未来的主人》文章。

年受广东省政府委托设计制作澳门回归礼品《九州同心》,获广东省政府通报嘉奖并被立二等功。

年作品《九州同心》项目获“广东省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年于广东美术馆举办“曹国昌雕塑作品展”,作品《躯干的空间》《波光》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出版《材料·形式——曹国昌雕塑》;广东电视台拍摄专题片《曹国昌的木雕艺术》;于《艺术·生活》发表作品八件,同期发表齐喆评论文章《节奏·旋律——曹国昌木雕艺术解读》。

年设计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纪念园并创作大型雕塑《生命之源》,该工程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与林墉、关则驹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三个老同学”首回展;为北京市金融街创作大型雕塑《永恒》。

年为广州莲花山公园创作大型雕塑《莲花仙子》;同年,策划设计广东省档案馆并对其装修装饰部分进行制作,创作大型浮雕《岭南春秋》《历史的见证》和数百件室内装饰艺术品,该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年为澳门东亚运动会主场馆澳门体育馆创作大型雕塑《扬帆》,澳门特首何厚铧主持雕塑揭幕和剪彩仪式。

年为广州雕塑公园创作雕塑《惠安女》;《文艺报》发表作品十四件,同期刊登钱海源的《在艺术之海中扬帆奋进——解读曹国昌的雕塑艺术》评论文章。

年为广东省水利厅广场创作大型雕塑《大禹》。

年作品《黑蛋》参加“转型·建构——首届广东雕塑大展”。

年为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创作雕塑《毕仲翰先生》。

年为大亚湾中央广场创作大型浮雕《海上油田》并入选“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

年出版《曹国昌雕塑集》;为广东省乳源云门寺创作大型木雕《佛源老和尚》。

年为江西省南昌市创作大型雕塑《毛主席像》;《广州日报》发表《同学系列》作品5件,同期发表苏华的评论文章《曹国昌:广美雕塑系青春岁月》。

年作品《胖妞》入选“广州美术学院60周年校庆教师作品展”,九件作品收入《广州美术学院60周年校庆教师作品集——美术作品集》。

年作品《早春》入选“老四届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校友作品展”;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老同学举办“七十一群翁”作品展。

年为广东省惠州市霞涌镇创作大型雕塑《妈祖》。

作品欣赏

(以创作时间先后为序)

《春困》

毛苦梓木/40cm×40cm×7cm

《大地之四》

木/43cm×30cm×25cm

《转体90度之二》

花梨木/80cm×33cm×29cm

《珠江女之二》

木/80cm×38cm×33cm

谈曹国昌的木雕艺术

潘鹤

(著名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曹国昌是我20世纪60年代教过的学生,介绍他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不仅为人低调随和,而且还是一个全情投入工作的艺术家,当他进入创作状态时,艺术创作就使他进入了一种超越平常的、思绪澎湃的、难以平静的状态。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曹国昌的艺术信仰始终不为社会艺术时尚所动摇,而是一直认真执着而坚韧不拔地献身于雕塑艺术的研究探索。

从曹国昌拿出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起到现在的几十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早期的作品多为木雕,艺术手法均为写实类型,并且以“青春”为题材,着意表现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生命活力;进入中年后的作品在思想精神性方面着意探寻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材质更具多样性,艺术造型手法界乎具象与抽象之间,从而使作品在文化内涵、艺术审美和品位等方面更加日臻完美到位;之后他又将大部分的时间献身于他最为热衷的木雕艺术创作中去。从早期带有装饰性的写实风格进一步向抽象化、构成化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与酝酿后作品又回归于具象的这一过程,不难看出他的创作力求在变异客观物象的形态中制造出趣味与美感,力求简约、概括和风格化的语言,这就构成了他作品造型优美典雅、富有诗意的基本特点。

影响雕塑创作形态的因素很多,如量感、体积、起伏、触觉、节奏、运动、光影等,而曹国昌特别注意材质与形式的关系,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始终坚持“材料决定形式”的创作理念。他于年创作的《儿子》这件作品,追求写意,传情又充满人性,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由此可见,真情的投入的确是艺术创作真、善、美的首要条件。

看了曹国昌这么多好的雕塑作品,我感到高兴之余也回忆起他学生时代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他身上既有着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整整一代中年雕塑家在青年时代就共有的生活简朴、勤奋刻苦、尊师重道的共性,又有着属于他自身的性格沉稳、执着坚韧、诚实厚道、进取心强的个人特征。在人生漫长的几十年旅途中,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生活的艰难曲折,抑或是当今生活的安稳平坦,都没有成为影响其执着追求艺术、坚持进行艺术创作的消极因素。

曹国昌的雕塑作品是其生命的延续和人格精神熔铸的完美体现。所以,曹国昌对今天立志献身雕塑艺术发展的青年学子来说,具有榜样的作用。

《黑蛋》

条纹乌木/23cm×14cm×15cm

参加转型·建构——首届广东雕塑大展

《披发少女》

东非黑黄檀/63cm×25cm×23cm

《生命之二·咬脚趾坐像》

木/50cm×39cm×32cm

《胖妞》

木/38cm×36cm×30cm

入选广州美术学院60周年校庆教师作品展

《早春》

香檫木/88cm×39cm×39cm

《旋律》

《无尽的冰原》

点击下方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好
深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ls/74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