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到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时候,关于春联的往事,就徐徐地从我记忆中升起。
父亲是我春联的启蒙人。父亲说,春联是一家人对新一年的诚意祈愿。所以那时我们家的春联不但要自己书写,而且连写字的墨,都要自己磨。乡亲们说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好,也都叫父亲帮忙’,而父亲总是有求必应。
父亲帮乡亲写春联,事先就选出几对,诸如:“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接新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德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岁岁风调雨顺,年年国泰民安”等共来者挑选。我们家每年用的都是“一家天赐平安福,四海人同富贵春”。我觉得。没有新鲜感,就叫父亲换副新的,可父亲总是笑着说:“等到家乡的人都富贵了,我们家就换副新春联。”
长大以后,我明白了。一家平安,四海富贵寄托着父亲一生不变的愿望-
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上春联。我品味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为我国写下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音韵,领悟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干仞,无欲则刚”的意境,佩服少年时期郭沫若“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对黑暗社会的深刻讽刺,欣赏革俞年代陈毅“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的革命必胜信念。我喜欢收集“花间酒气,竹里棋声”和“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等名胜境地佳联;乐于整理“虽是毫毛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和“绸缎绫罗,历尽炎凉世态;麻棉葛络,穿梭冷暖人间”等家乡民间俗对;更从“荔枝枝枝枝映水,棱角角角角朝天”和“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等妙联绝句中感受到对联给民众带来的文化生活乐趣。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讲究平仄音韵,对仗工整的春联不但从内容上表达民众的美好愿望,而且从形态上凸显汉字的书法美,为春节增添祥和热烈的气氛。
“民安国富,欢歌万首传四海;水秀山青,春色满园在新塘”。这是我为家乡撰写的春联。我要用春联热情讴歌新生活,尽情抒发美好愿望,让这优秀的传统文学形式代代薪火相承,永远熠熠生辉。
(原载.2.14《广州日报/每日闲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