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历史 > 世界客都长寿茶乡

世界客都长寿茶乡

发布时间:2017-9-3 0:38:27   点击数:

“哦嗨,咦溜呀,阿哥哩,有好山歌哇你嘟溜哇溜等哪来唷嗨……”

这是一块孕育了开国元帅叶剑英的灵秀土地,这是处处散发着中原汉唐风韵的世界客都,这是“十里常逢寿星公,百岁活来不觉老”的“世界长寿乡”,这是享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单枞茶之乡”美誉的梦里客家……梅州,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茶香四溢、以茶为荣的长寿茶乡。

上天垂顾、自然馈赠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梅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这座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千年客邑,明清以来就和茶结缘,在这“山多、山高、山奇”闻名的独特环境里,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天茶人合一,让梅州大地处处出好茶。

在“八大地方历史名茶”的催生、提升、扩展下,袅袅茶香沁梅州,一叶清茶,已经成为梅州茶农增收致富、企业做大做强产业的金叶叶。现在,梅州已拥有生态茶园面积17多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3万吨,占了全省三分之一,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省最重要的茶产地之一,茶业已经成为梅州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好山好水出好茶,高山云雾出好茶。梅州是中国第5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湿度又大,其红、黄壤酸性土为茶树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长条件。在这里,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多座,有华南区最大的富硒土壤资源多平方公里。得天独厚的光温水气土条件,造就了嘉应茗茶天生的健康品质,茶香人长寿,品茶话养生,梅州有“世界长寿乡”蕉岭、“中国长寿之乡”大埔、梅县、丰顺,这和客家人爱喝茶息息相关。

在梅州,盛传着一种特殊而又神秘的制茶工艺——客家炒绿。新鲜采摘的鲜叶嫩梢经过“摊青—杀青—揉捻——整形—炒干”等一套套科学而又复杂的工序,所成的炒青绿茶清汤绿叶,高火甜韵,香高持久,爽口回甘,滋味醇厚,具有炒米香的独特滋味。“客家炒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永续相传,尽显世界客都本色,也为打造梅州这个“绿茶之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梅州客家茶文化底蕴深厚,种茶饮茶习惯传承千年,茶叶一直是梅州最重要的传统出口土特产。

在梅州,你能看到情义满满的客家茶亭、茶马古道,感受到重情好客的客来敬茶,品尝到传统特色的客家擂茶,能听到诗情画意的客家茶歌,欣赏到代代相传的客家采茶戏。一杯杯香甘滑且生态浓厚的嘉应茗茶,每一片叶子散发着历史韵味,都传说着“客家人五次大徙”的故事。

特别重要的是,梅州为了让“嘉应茗茶”名扬天下,全力建设有机茶园,茶园都远离人类生活区域,方圆十里均为生态区,创新采用生物物理方式控制病虫害,种植管理全程都用农家肥,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天然生长。现在,大埔西岩乌龙茶、丰顺马图绿茶获批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正云雾绿茶、西竺西岩乌龙茶入选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有18个茶叶品牌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就像《梦里客家》所唱的一样:常常想起那山下,圆圆的土地楼围龙的家,雁鸣湖上雁南飞,采茶的姑娘美如花。

梅州是田园诗,梅州是山水画,梅州更是茶之都。

展望未来,梅州的茶业发展蓝图令人激动和神往,中央和省等各级领导来梅调研时,充分肯定梅州文化、生态、资源、区位、环境等优势,叮嘱我们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目前,梅州围绕振兴发展主线,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政策”,扭紧“三大抓手”不放松,突出抓好产业和项目建设,全力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这为梅州茶叶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为了做好茶文章,弘扬茶文化,做大茶产业,梅州市委市政府指示农业部门成功注册了“嘉应茗”系列商标,评选出了嘉应茗茶十大优质茶,全力以赴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打好生态牌,做活茶文章,在中国单枞茶之乡的基础上,努力把梅州建设成广东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打造区域品牌“嘉应茗茶”。

同时,致力把茶产业和其他相连产业共同谋划、共同发展,把茶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建成了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等多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茶为媒发展健康产业,大力举办茶文化、寿文化系列活动,研讨、实践长寿与茶文化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以茶促寿,以寿促茶,全力促进茶产业与福寿养生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坚信,有嘉应茗茶的千年灵气,有发展茶业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社会各界的携手合力,梅州茶业一定会展现一个又美又好的新画卷。

(备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摁住我,就







































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ls/78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