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花城闲情专栏用稿,转载请注明)
吃宵夜爱吃炒河粉这习惯是哥哥给惯出来的,喜欢下厨的哥哥不仅在家里做宵夜,还经常带我们出去吃,最常点的就是大排档炒河粉。薄薄的米粉过了油锅就成了英雄,配上牛肉与豆芽菜就成了将领,撒上合适的酱料汁那就是粉墨登场了。
河粉以前都叫沙河粉,据说是出自清末广州沙河镇的“义和居”,店主的老父亲心疼店主因病不思饮食,发明了这薄米浆蒸粉切条的吃法,就是“沙河粉”。这世上多少好吃的东西最后都绕不过“爱”,正如那一碗热腾腾鸡汤烫过桥米线,又如多少江南糕点,说到底还是因有情有爱才有心,生出了一样样精美的吃食。爱吃炒河粉的人自有自己的江湖,对粉的厚薄、牛肉的老嫩、芽菜葱丝的份量、酱料的鲜香,翻炒时的火候都有自己的要求,一盘炒河粉可不简单。
从哥哥带着吃炒河粉开始,对炒河粉就有了特别的钟情,中学住校以后,炒河粉成了三五好友偶尔晚自习之后的小狂欢。相信每一所学校旁边都会有一条“食街”,那里有陪着我们长大的老板老板娘,有在我们的不断支持下扩大经营的小店,有我们看着养成老字号的情怀老店,那怎么可能少了炒河粉?完成了一天的学业,丢开考试升学的压力,叫上一盘炒河粉,喝上茶色酽酽的大叶茶,坐在大排档的塑料靠椅上还以为自己长大了,全忘了身上脱不下来的校服。
广州四季如春,一年中绝大多数时候可以在户外吃宵夜,庆幸自己一直没有离开,在这城中读的大学。晚上三五知己跑到校园后门的大排档,其他的我都不计较,炒河粉必不可少,大叶茶换成了啤酒,故作潇洒间还以为自己懂了人生,不知道那时候的炒河粉会是一辈子最好的滋味。
在香港澳门,繁忙时段的茶餐厅常听到一句话“炒河,行街!”意思是炒河粉打包外卖,“行吓行吓”(走着走着),这河粉就走岀了广州的沙河镇,正如上海大馄饨、天津狗不理,无锡小笼包、扬州炒饭,川味火锅,粤式炒河粉也是一方美食名片,今天若是朋友说不知道某间食肆味道到底如何,我就会说“叫个炒河粉,吃一口不就知道了。”
茉茉,广东高校教师。相信阅读与文字,是世间最美的相遇。
炒河,行街?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