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是很多学生上课开小差、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也为如何合理限制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而头疼。
开发“未成年版”手机网络值得深入研究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防止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百浩律师事务所主任黎霞建议,国家扶持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网络,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国人大代表黎霞。图源:广州日报手机与网络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就已达1.75亿,这个网民群体主要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及其他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部分未成年人造成了沉迷、打赏纠纷、视力下降乃至违法犯罪等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值得深思。目前,针对上述问题虽然已有一揽子应对措施,譬如,要求相关运营商推出防沉迷系统、支持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退还、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原则上手机不得带入校园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作用仍然有限,还需要从源头入手。现行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源头之一。在推进网络分类分级管理等措施的基础上,有必要从手机与网络入手,为未成年人构建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其中,黎霞代表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国家扶持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以完全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长;二是,扶持开发运营未成年人专用网络、软件,对内容、功能严格监管。这一建议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一旦开发出未成年人专用手机,有利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手机,对保护青少年视力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意义。一旦开发出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和软件,就能减少其接触不适宜的网游、直播等内容,可避免这个群体不理智打赏、被引诱犯罪等。上海市沙田学校设置的“养机场”。图源:人民网
同时,还能兼顾未成年人正常使用手机和网络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完全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未成年人也需要手机和网络来实现沟通、学习等目的。而如果开发未成年人专用的手机和网络,既能避免不良影响,又能满足其正常需求,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选项。虽然目前网上也销售“学生手机”,但这种手机与“老年机”没什么区别,屏幕太小、功能简单,并不受欢迎,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老款手机打着“学生手机”的旗号消化库存。虽说智能手机也有儿童模式,但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时很少使用儿童模式,这说明智能手机的儿童模式还远远不够。去年,中国针对老年群体遭遇的数字鸿沟已经作出相关部署,如网站和App等将推出“适老版”。既然我们可以解决老年群体的数字之忧,也应该借鉴这种思路解决未成年人的上网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种种原因,“一老一少”难以与其他用户“同行”,就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产品。需要强调的是,开发“未成年版”手机与网络,并不能取代“防沉迷”、分类分级等其他规范手段,而是相关举措要同时发力。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坦率地说,现有的措施还不够,我们需要做得应更多。
各国中小学都有“手机禁令”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在各国,上课禁用手机是共识。以课堂纪律尤为严格的韩国为例,90%以上的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为了避免手机对校园生活的干扰,大多数韩国学校规定在校期间学生不得使用手机。学生上学时可携带手机,但入校则需将其上交至各班级指定的保管箱,放学再取走。如果违反规定,手机将被没收一至三个月。图源:pixabay即便是给人以“轻松教育”的欧美国家,上课使用手机也在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是明令禁止的。德国慕尼黑大学中小学教育专家霍夫对记者表示,现在不少欧洲国家都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课堂,上课时更是禁止使用手机。在法国,违反“手机禁令”者,学校可暂时收缴其手机,当日放学后再归还。德国一些学校会禁止违反规则的学生几天内不准带手机入校;对违反其他课堂纪律,如逃学等,还要惩罚家长,进行罚款甚至监禁处理。虽然各国中小学都有手机禁令,但对于禁止到什么程度,还在摸索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欧洲中小学对使用手机主要有两种规定:一是干脆“一刀切”,从教师到学生进行电子设备的全面禁止;二是规定在特定的学习时间为“禁止期”。当然,手机禁令并非没有争议。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认为,学校全面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基本权利。但是校方并不接受这一说法,表示“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是综合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后制定的,属于正当的行为”。韩国教师团体总联合会实施的调查结果显示,96.9%的教师反对学生在学校内自由使用手机。仁川某中学教师朴先生也认为:“这是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防止他们沉迷网络。如果允许学生在学校内使用手机,非法拍摄和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暴力的情况也会剧增,这才是更令人担忧的情况。”图源:pixabay许多家长也希望学校能严格限制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年举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父母中有76%赞成学校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在小学,这一比例高达82%。德国汉堡的学生家长林德尔对记者说:“现在孩子都有好几个社交媒体账号,如果没有禁令,孩子会天天想着上社交媒体或者玩游戏。”法国的调查也显示,80%的受访者支持校园“手机禁令”并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法国教育部指出,法案使课堂纪律更加严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互动交流也有所增加。一些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门表示,禁止学生课上使用手机,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和活跃。有研究显示,智能手机禁令对弱势学生十分有帮助。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欧洲多国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允许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成绩平均会提高5%-10%,其中来自低收入家庭、平时表现不佳的学生会从手机禁令中受益最大。来源:环球时报、北京青年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