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每天都好忙,日程满满的,身体反而更有活力了。住在这里才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校园,回到了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日子。”
教师节前夕,记者探访了泰康之家·粤园养老社区里一群特殊的老教师,听他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一生桃李芬芳,到了八九十岁的晚年时光,他们依然活跃在粤园社区的“讲台”,延续自己的专业特长,分享银发智慧。
据了解,目前生活在泰康之家·粤园养老社区的各专业领域退休老教师、老教授已经达到了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自发担任泰康之家·粤园乐泰学院的义工讲师,成立起各种各样的兴趣俱乐部,为居民们讲授自己专业领域的课程。
每年教师节,乐泰学院都会举办开学典礼,郑重地向他们颁发学期任教聘书、邀请他们共绘“桃李”,以表达满满的敬意。
故事
给老人上课更要“因材施教”
每一年的9月,泰康之家·粤园都会给新入住的居民安排加入课程、开新课;而张世平、李凤茹等“居民义工讲师”也为自己的课程“招新”忙得不亦乐乎。
“数独游戏对老年人来说真的很有意义,学习数独可以锻炼脑力记忆力,延缓退化,是真正的‘活力养老’,希望大家都来积极参加这个课程。”79岁的张世平老先生张罗起了泰康之家·粤园的数独课。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希望学员们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拥有13个八十岁以上老学员的数独俱乐部,张世平的教学活动极其细心、耐心。有人年纪大了,视力不好,听得也不清楚,大课堂没法好好学,张世平就会在课后到他们的房间进行一对一地的辅导。
在泰康之家·粤园乐泰学院,几乎每一位居民讲师都和张世平一样的执着、认真。85岁的佟振清叔叔以前是医科大学的博导,如今的他热心地和居民学员分享古典诗词的学习心得;72岁的京剧花旦、粤剧学校教师李凤茹阿姨,为老哥哥老姐姐们开设了京剧唱做研习班精品课程;88岁的曹宇文叔叔、80岁的万叶阿姨夫妇,拉起了话剧社的大旗,排练剧目……
感受
生活变得有内容
生命又有了“明天”
“选择泰康之家·粤园,我几乎没有犹豫就做出了决定,今后这里就是我的家了。”72岁的李凤茹阿姨在粤园居民里可以算是“少壮派”了,性格依然如年轻时候一样风风火火的她,讲起自己入住粤园的经过也是爽快利落——“我收拾了自己所有的东西,把以前的大房子都搬空了,完全没有后悔,因为这里确实很适合我。”
便捷的医疗条件和独特的社区文化,让养老社区成了温馨的家、开放的大学,更给了他们自主而富有活力的精神家园。分享故事的时候,几位长辈都对李凤茹阿姨的感受很有共鸣。
一生孜孜不倦教书育人,退休后内心空了一大块,孤独感也越来越严重,甚至会觉得身体机能也急剧退化。直到来到粤园,诗词歌赋、话剧京剧、画画打球,每天都可以安排学习、分享,“继续给老人备课、上课,那是很‘辛苦’啊!但是你感觉到生活变得有内容了,每一个‘明天’都有计划,有日程,感觉到‘活着’,这是很重要的。”曹宇文叔叔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一名话剧演员、表演系教授,曹宇文一直到82岁的时候还在舞蹈学院的讲台上执教。今年88岁的他说起话来依然中气十足。“我从来没有想过老去是什么样子。我88岁了,但医生说我现在的心脏比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好。我觉得这都是因为生活充实。”
致敬
每一位长者都是宝贵的财富
泰康之家打造价值再创造中心
为了让居民长者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依然能找到自我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丰盈,泰康之家努力打造一整套成熟的文娱服务体系,再建一个“活力校园”,给长者们提供施展“银发智慧”的空间平台,让他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链接社会,消除孤独感。
仅在泰康之家·粤园社区的乐泰学院,就有近20个不同类别的俱乐部、课堂,既有外部的专业老师授课,也有长辈们担当居民讲师,从玩转数独游戏的秘籍讲堂,到探讨与追溯的人生哲理丰富话题、现学现用的诗词创作课程、京剧话剧表演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