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
励红百货
Meeting
点击可观看完整视频
在熙熙攘攘的广州市中山六路有这样一家百货商店,小小的,旧旧的,今年已是80多岁高龄。从一开始顾客需要排队购物的兴旺场面,到90年代艰难维持,励红百货靠着街坊的支持坚持至今。最近,励红又再火了一把,却是因为多宝路分店要停业了。
与其说这是一家“百货”,倒不如说是一家“杂货铺”更为贴切。五羊洗衣液、大象沐浴露、猪鬃毛牙刷、搪瓷器皿、友谊护肤脂……一系列商品无不是普通百姓家里最常用的物品,而且是老一辈广州街坊最耳熟能详的老牌子。
商店的柜台前挤满了前来购物的顾客,几个阿姨正在忙碌地工作,介绍商品、打算盘、收现金……旁边有一位中年男子也在热情地售货。“穿裤腰的橡筋大概要买多长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伯前来咨询。男子笑眯眯地介绍起来,手脚麻利地量好了尺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单几块钱的交易就完成了。他正是这里的店长郑先生,却完全没有架子。说起励红百货,郑先生禁不住满脸的笑意。他自小在广州长大,小时候的很多日用品都是在励红买的,都是经典的国货。直到年他接手励红的时候发现很多熟悉的商品都缺失了,于是又到处联系供应商努力找回那些“记忆中的商品”。现在励红的商品比以前还更加齐全了。
另一边,一位售货阿姨正在耐心地向街坊推荐商品,说着一口不太标准的粤语。原来阿姨是重庆人,在励红工作已经十几廿年了,见证了励红的兴旺与萧条。“以前很多街坊排着队来买东西的,90年代的时候超市越来越多,加上网上购物的兴起,励红差点就做不下去了。”后来经过媒体的报道,让不少年轻人认识了励红百货和传统国货,店铺的生意又慢慢好了起来。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熟悉地挑选了几个搪瓷盘子,又看了一下针线。被问到为什么喜欢来励红百货购物,阿姨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来这里买东西主要就是‘信任’和‘人情味’。这里的东西不是到处都买得到的,很多都是我们用惯了几十年的老物件,而且不会有假货。有时候购物遇到了疑问,售货员总是有问必答的,不像有些超市想找个人问一下都没有,所以我每次都从小北专程坐车过来的。”想必,这位阿姨对这几十年来的购物体验应是相当满意。
正如这位阿姨一样,励红的顾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街坊们,不管搬到多远的地方,他们仍然喜欢前来选购熟悉的商品,但并不习惯使用手机支付方式。因此,励红现在还是“只收现金”。而励红里面的员工,大多已是“元老级”,娴熟地打着算盘、销售商品,这里的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尽管工资不高,但是很快乐。
“正是有了这些街坊和员工的支持,励红才能走到今天。”郑先生回忆道,“励红百货的原址在中山六路93号的,由于租金上涨一度面临停业。后来中山六路41号的业主得知消息后便同意以较低的租金将店铺租给励红百货。就像多宝路分店,也是租约到期,经营成本太高,12月28日就要停业了。”
12月27日的励红百货多宝路分店,货架上的商品大部分已经清空。在分店停业的消息发布后,很多街坊冲着停业优惠前来扫货,还有不少人误以为“励红百货要结业了”而跑到总店咨询、购物。这两个星期,两家店的营业额都有不少增长。店员表示:“最近生意反而好了,很多人都觉得不舍得。我们做到今晚9点,就正式关门停业了。”
多宝路分店门前放着停业通知,中山六路总店门前贴着招聘启示,就像店长郑先生说的,励红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都是靠着街坊们的支持熬下来的。“我们会尽力坚持下去。”
出品:广州日报大洋网全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文、采访:吴雪莹
视频:黄志立
图:秦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