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东莞市市场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举行高埗第一综合市场开业典礼,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贸市场品质提升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作,全力打造品牌化、标准化、智慧化、多元化的新型农贸市场。
据悉,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的号召,东莞市市场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高效推进,将高埗第一综合市场作为东莞“莞篮子”首个国有超市型智慧农贸市场示范点,从市场形象、硬件、管理、服务、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总投入资金约万元,用两个“40天”完成场内面积约平方、室外外立面约平方、人行道约平方的整体改造。
东莞市市场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柱锋表示,高埗第一综合市场从传统农贸市场一跃成为全市首个国有超市型智慧农贸市场,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公司各合作伙伴、公司同仁的共同努力。
高埗第一综合市场的升级改造严格按照市政府“超市型”农贸市场建设标准,从“环境”“服务”“产品”三大标准全面实现品质提升,具体表现在:在形象上,统一logo为“莞篮子”国有中心市场,美化外立面;在硬件上,对照明、采光、排风、排水、地砖等进行全面升级,优化市场功能布局,满足经营实用性需求;在管理上,使用市统一部署的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平台,积极推行智慧化监督管理,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服务上,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增设及优化服务咨询台、星级洗手间、母婴室、公秤处、休憩处等公共服务区域;在文化上,融入高埗当地最具特色的“保安围扣肉”“东莞腊肠”“冼沙鱼丸”等非遗美食主题国风墙绘元素。
为实现“莞篮子”国有中心市场“安全、品质、优价”的品牌核心价值奠定基础,持续巩固我市农贸市场品质提升成果,为广大市民营造整洁有序、安全放心的消费购物环境。
另外,东莞市互联网+农贸市场智慧监管平台总设计师余旸博士表示,高埗第一综合市场使用全市统一布署的“互联网+农贸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包括AI视频监控、智能电子秤、物联网检测,电子票证管理仪等物联网设备,将市场经营相关的数据链融合打通,设计智能算法辅助精细化管理决策。
从全市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工作方案的要求来看,“互联网+农贸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将为巩固品质提升成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建设完成之后,市场监督局、各分局可全面掌握辖区市场升级改造及经营管理情况;在日常经营管理上,市场方可对场内人员履职、卫生防疫、农产品票证及销售等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真正实现以技防替代人防,提升经营管理效能,降低管理运营成本,为市民打造更为舒适安全、便利公平的消费环境,持续保障农贸市场品质提升成果。
下来,在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精英的支持下、在公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紧紧抓住“东莞市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的机遇,对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盼,深入探索未来发展新模式,着力提升市民消费体验,全面提高农贸市场品质形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现场看到,市场洁净整齐,分类设区,摊位前有摊主介绍,所卖物品的价格等。“市场很干净,而且价格透明,像是在超市购物一样舒适。”正在买菜的市民黎阿姨说。据有蔬菜档的摊主廖阿姨介,市场整体布置,效果好,还有专人打扫卫生,市场非常干净,电子屏上有介绍,客人看了也很明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宏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宏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