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品牌 > 微心愿广州番禺南村镇党员助困难群

微心愿广州番禺南村镇党员助困难群

发布时间:2024/1/23 17:10:38   点击数: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星河湾东区和兴南社区党员为孤寡长者“改出新房”,板桥村党员合力解决困境长者“如厕难”,兴业社区党员为困境儿童修缮漏雨屋顶……南村镇群众微心愿清单上的一个个小梦想,被党员用行动点亮了。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获悉,为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自开展“您的心愿、我的志愿”——党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双微”行动以来,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依托东片、西片社工站等社会组织力量,不断收集镇内六类困难群众的微心愿。结合农村独居、孤寡长者较多,居住房屋老旧等实际情况,南村镇党员按照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积极认领房屋修缮、改造微心愿,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安”。

为孤寡长者“改出新房”

在南村镇群众微心愿清单上,第72号微心愿,来自南村社区的江伯伯。江伯伯今年53岁,视力四级残疾,无结婚,无子女,一人独居在大哥的房子,房子老旧且昏暗,墙壁是沙土盖成的,经常掉灰,家里没有热水洗澡,也没有厕所,他的心愿是希望进行一次居家微改造。面对这个“庞大工程”,星河湾东区社区的党员并没有“望而却步”,而是积极发动本社区其他党员一起认领。

达成一致意愿后,认领党员和社工团队马上带施工方入户查看、提出改造方案,施工方核算出改造资金需要多元。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拳拳热心的驱使下,党员们很快就筹集到元的资金,但离目标金额还有一定差距。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兴南社区的党员也欣然加入到“72号微心愿圆梦人”行列,“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共同把圆梦资金筹集到元。微改造施工方老板本身也是党员,被党员们的热情所感染,也被江伯伯的困难所触动,决定剩下的资金缺口由施工方兜底,争取早日开工、早日解决江伯伯的困难。

在星河湾东区、兴南社区认领党员、南村镇东片社工站和施工方多方沟通下,历经33天的时间,为江伯伯修建门口、修补墙面、新建洗手间、安装吊扇和热水器,使江叔叔的居家环境焕然一新。

看着原本残旧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子翻新后变成整洁、舒适的家,江伯伯眼眶湿润了,他跟社工说:“50多年来,自己一直过着的是没有厕所的日子,每天如厕都是用桶。现在热心人士帮忙修建了洗手间,让自己用上坐厕,室内的环境也十分明亮及舒适,觉得特别幸福,真的很感激党和政府及热心人士的帮助。”

困境长者“如厕”不再难

崔伯和芬姨是员岗村的低保户,两位长者互相扶持走过了大半生,无儿无女且长期患病,经济条件差。家中的厕所设施无法使用,原因是下水道太小且无化粪池,但改造化粪池需要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是一笔无法解决的大支出,所以一直是采取原始的方法来解决污物,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如厕问题已成崔伯伯家中的老大难问题,南村镇西片社工站寻求多方资源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直到南村镇开展党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双微”行动,崔伯和芬姨的微心愿由板桥村党员共同认领,并成功筹集到多元的改造资金。

在板桥村党总支、员岗村党委、南村镇西片社工站的共同努力下,崔伯的化粪池改造项目从拍板到完工,只用了三天时间,南村镇党员真正诠释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南村速度。

看到化粪池改造完成,崔伯和芬姨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崔伯表示:“化粪池改造后,我就可以正常上厕所了,多谢南村镇党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pp/1450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