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群众 > 广州日报AI虚拟主播ldquo小晴

广州日报AI虚拟主播ldquo小晴

发布时间:2020-8-10 20:04:04   点击数:
根据卫健委最新数据,截至2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均持续下降,广州已连续三天0新增、0疑似,广东省19日当天仅新增1例。在全国层面,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日新增确诊例,其中,湖北新增确诊例,武汉新增确诊例,均降至3位数!(注:湖北全省新增确诊病例数小于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数为新增与核减数字相减得出)抗疫战斗已经进行到最紧要阶段,媒体的抗疫报道也持续深入,广州日报在报道抗疫阻击战中,是时候拿出我们的秘密武器了。除了传统的文图报道模式,

我们已上线

大数据视频制作、疫情轨迹查询等

各种高科技报道方式,

明天起广州日报全媒体疫情报道

将再添“利器”——

AI虚拟主播“小晴”

AI智能技术为即将全面复工复产的广州市民送上《每日安民告示》专题栏目,提醒广大市民在此特殊期间内应该注意的各项事宜。

抗疫期间,广州日报引入科大讯飞的虚拟主播系统用于疫情防控宣传,这也是虚拟主播小晴首次亮相广州日报。

?“小晴”在播报新闻时,跟真人主播基本看不出任何区别。这套系统是建立在对真人主播的声音、形象等进行采集的基础上,然后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建模而成,只需在后台输入任意文本,即可生成一段主播播报新闻的视频画面。

那么虚拟的“小晴”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据科大讯飞技术人员介绍,虚拟主播是利用了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图像处理、多语种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

前期,虚拟主播原型需要完成音频和视频形象的采集。通过声音标注以及机器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出发音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输入任意文本即可实现在线播报;同时,借助人脸建模技术捕捉面部动作,AI虚拟主播的语音还可以自如地驱动自己的表情和口唇、自动搭配出合适的动作,从而实现音容兼具以及更加真实的展示效果。最后,AI虚拟主播可根据编辑输入的相关指令,快速生成具备精确口型、丰富面部表情的AI虚拟主播播报视频,并且还可以支持多语言的新闻自动播报。

依托于真人主播原型打造的虚拟主播具备了和真人主播一样的播报能力,且可以一天不间断地进行播报,省去了大量的拍摄以及剪辑工作。

不同于以往的虚拟主播是动画的形象,虚拟真人主播能让机器以更逼真自然的形象呈现在用户面前,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这项技术让机器首次做到逼真模拟人类说话的声音、嘴唇动作和表情,并且将三者自然匹配,做到惟妙惟肖。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又一个新的突破。

这项技术可以根据场景性需求打造多元的虚拟形象,满足用户的各种个性需求,从而提升不同行业和职业的信息生产传播效率。

(科大讯飞提供虚拟主播技术支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顾展旭、张毓、王晨阳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苏韵桦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高凯珅

海报设计:蒋秋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陆凯声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qz/1091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