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线上教育托底课程“广州电视课堂”将推出小学和初中课程。高中非毕业班课程亦会继续。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各区、各学校纷纷派出精兵强将,打造精品优质课程。20分钟的微课,凝聚的是录课老师、备课组、摄制团队、审核团队,还有提供大屏、电子笔等设备以及技术支持的创显科教团队等许多人的努力和心血,只为呈现最完美的课堂,让孩子们宅家也能学有所获。名师合力精心备课这一次,白云、海珠两区负责五六年级的课程。两区可谓名师精锐尽出,参与录课的老师全部都是各个名师工作室成员、特级教师以及各类公开课比赛中获奖的老师。20分钟的线上微课,镜头前是一个人,背后是整个教研组的付出。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朱秀妍告诉记者,接到任务后,英语科马上成立了备课组,在线上集体备课、磨课。每一个教学设计、PPT上的每一句话,大家都要琢磨很久,精益求精。备课完成后,录课老师都要进行试讲,把音频发到群里,经过区、市多次修改审核,才最终定下讲课的内容。第一位在广报中心录课的是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英语名师刘晓岚,整个录制一气呵成,时间刚好是19分30秒。准备之充分、现场表现之优秀,让录制团队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海珠区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的英语名师彭娜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讲授的课程适合全市绝大多数的六年级小朋友,她和备课组一起把教案和讲稿修改了10多遍。有一次甚至从晚上10点讨论到凌晨5点。“我们希望在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上,可以把知识点讲透,让孩子们即使隔着屏幕,也能学得很扎实。”彭娜说。页面截图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小学部部长邓蝶云介绍,以五年级语文课为例,此次线上课程先准备了两个单元共16节课的内容,由区内多所学校的16位骨干教师分别主讲。不但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不少年龄比较大的语文教师也主动申请参与进来。“他们很开心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是为战疫做些贡献。”邓蝶云说,由于小学五年级语文去年开始使用部编版教材,接到备课通知时,老师们还没拿到新学期纸质版课本,只能看着电子版教材备课,克服了不少困难。线上授课环境下,上课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因此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同时还要考虑与屏幕前孩子的互动。除了问题设计、技术手段应用、反复设计教学语言等,备课组还把合适的身边人动员起来,录制课程需要的音视频资料,将网课的一些劣势化为优势。让课程内容紧贴当下适合“宅学”不少老师还会结合当下热点调整授课内容,让孩子们边学习,边思考,学以致用。白云区教育研究院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梁健敏介绍,主讲道德与法治课的两位老师都曾经参加市级现场赛课并获得一等奖、所开发的多个课例荣获“一师一优课”省部级奖项,“出过大台面,压得住场”。“现在讲这节课非常及时,”梁健敏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这节课可能会讲更多关于青春期前期的内容,如今则会结合疫情期间的情况。学生们宅家上课,和家人长时间待在一起,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会遇到新问题、新困惑,怎样的言行举止才是合情合法的,这就需要提升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在遇事时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些调整虽然增加了备课的难度,然而更显示出线上课程“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这次市级课程是全科录制,切实做到“五育并举”。因此,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的名师们也集体上阵。杜俊华是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小学的体育老师。他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健康宅家,体育科组设计了一系列居家练习的课程,非常适合在两平方米以内的空间里进行锻炼。“现在非常重视孩子体能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着重从体能提升这方面来设计。”杜俊华说,锻炼的场地小了,锻炼的趣味性不能少。例如平板支撑的内容,他就会设计成一个移动的状态,让孩子们不感到枯燥。同时,课程中还引入了许多亲子互动的小游戏,带动全家一起运动,也促使家长和孩子们在非常时期,增加沟通。许多锻炼内容,可以就地取材。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将矿泉水瓶、水杯、抽纸,甚至橡皮擦变成锻炼工具。这么多名师精心设计的课程,绝对不容错过。下载新花城,就可以足不出户,学有所获!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刘晓星、王婧图/视频苏俊杰、苏韵桦、温翔茵滕惠琦制图:郭俊航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石钰点击
名师集结新花城带你探班电视课堂录播间
发布时间:2020-10-30 21:05:35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