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记者在97中教室看到,大部分学生根据指引脱下口罩进行学习。信息时报记者陆明杰摄
多区学校已向家长发布通知信息时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日前,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白云区、番禺区等多个区域的学校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指引,向家长发布了关于学生戴口罩的最新通知。广州市铁一中学、南海中学、农林下路小学、聚德西路小学、芳村小学等学校均表示,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不用戴口罩。不少家长在昨日收到学校发送的相关通知。口罩该怎么戴?最新指导建议看这里!国家卫健委5月21日发布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提出了现阶段口罩防护措施,国家卫健委强调,中、高风险地区仍参照原版指引实施。在修订版指引中,特别提到学校人员如何使用口罩,一起来学习!校园里怎么戴口罩?托幼机构:在托幼机构,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托幼机构教师、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等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中小学校:中小学校人员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大中专院校:大中专院校人员在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公众怎么戴口罩?居家——防护建议:无需戴口罩。户外、公园——防护建议: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无需戴口罩。交通工具——防护建议:骑车、自驾车时,无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铁、长途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公共场所——1.超市、商场、餐厅、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防护建议:公众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2.剧场、影剧院、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会议室——防护建议: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人员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工作、就医人员怎么戴口罩?办公场所——防护建议: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作业岗位工作人员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医院就诊、探视或陪护——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使用前后注意事项
注意卫生,佩戴前、脱除后应做好手部卫生。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
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来源:南方+客户端、信息时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中国教育报、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