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21日从警方获悉,近日,广州海珠警方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反诈工作,快速反应,及时劝阻两起高校人员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案件,有效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案例1:跑赢假警察,真警察替高校博士挽回损失
6月10日14时许,海珠警方反诈中心在工作中发现,一名事主可能正在遭遇电话诈骗。反诈中心立即启动拦截机制,民警紧急拨打事主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于是一边持续发送提醒短信,一边迅速通知事主所在地的新港派出所民警谭伟锋上门进行核查劝阻。
一定要比骗子更快一步,不然群众就会被骗了。
依托扎实的社区基础工作,在事主熟人的协助下,15时许,民警迅速赶到了事主工作地。此时,事主吴女士正躲在宿舍与诈骗嫌疑人用QQ语音通话,民警当即劝其挂断了电话。
经了解,吴女士为某高校博士,当日上午,她在工作期间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中的对方自称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并称吴女士名下手机卡涉案,要求她协助调查,遂将电话转接至某市“公安局”处理。紧接着,电话中自称“警官”的人要求吴女士在配合调查期间要做到“绝对保密”,提供名下所有银行卡账户信息,并将所有资金转到“警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就在吴女士打算转账时,民警及时上门劝阻,为她避免了近5万元的损失。
6月16日,吴女士为了表示感谢,专程来到了新港派出所,亲手送上一面印有“为民解忧尽心尽责”字样的锦旗。
案例2:冒充“公检法”套路升级,民警连环“解套”
6月15日中午,海珠警方反诈中心再次发现一起诈骗预警,某高校王女士很有可能正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拨打其电话显示已设置呼叫转移,急需民警立即上门劝阻。
接到指令后,新港派出所民警邹亮通过多方尝试,终于通过王女士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