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群众 > 关于新闻写作

关于新闻写作

发布时间:2016-12-20 8:25:28   点击数: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由于电子网络的革命,新闻得到了迅速、及时、全面的传播。每天,我们只要打开报刊、电视、广播、手机、电脑等传媒工具,都能看到大量的、新鲜的、有趣味的新闻。怎样写好新闻?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我的理解主要有三点;一要多实践;二要多思考;三要勤奋。

新闻学在大学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新闻知识,写好新闻,因时间关系,今天给大家就新闻的写作,简单的讲三个问题: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结构;二是怎样写好新闻;三是怎样避免把新闻报道写成业务总结

一、首先讲第一个问题,新闻基本结构。新闻的体裁比较广泛。大家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最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短新闻等,而最常见的是消息和通讯的写作。

消息的写作通俗讲;一般是“三段式”,即由“导语”(开头部分)、“背景”(事件过程)、“结果”(结尾)构成。在消息写作中,“导语”的写作是重要的。有人称之为“金字塔式”写作结构,也有人说导语是“用最简短的话介绍最主要的内容,揭示它的主题思想,”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是消息的灵魂”。因此有人说:“导语若好,成功之半”。事例:前几年新华社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有多少人迟到?6月9日到12日8时3分,记者到中央国家机关8个部委门前作了一番观察,发现各部委迟到人数最多的竟有人,最少的也有人。难怪一位外地来京的同志说:“如果你早上8点准时到中央一些部委办事,保证办不成!

这个导语写得别出心裁,富有吸引力,它一下抓住了全文的要点,为全文的表述创造了条件,促使读者要将全文看下去。

其次,讲讲“背景”。背景在演剧时指舞台上的布景;在绘画、摄影作品中,是指对衬托主体的背后事物。消息中的背景(或称背景材料),则是称新闻事件(包括新闻人物)发生的历史、环境及原因的说明,解释新闻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事件及其意义、特点,为烘托、阐述或深化消息主题服务,为读者明白新闻事件及其意义服务。

例如;前几年报道的山西黑砖窑事件,发生其交代的背景是除了当事人一味赚钱,缺乏良知,再就是有关主管部门“法律的缺失”。

如果我们要把一篇林业的深度报道写好,除了写出主要成绩外,要深刻挖掘成绩是怎样来的?要交代清背景,例如盛世兴林,国家林业重大工程实施带来的机遇,广大干部群众大干苦干的精神,因地制宜、科学施工,等等,只有把这些交代清楚了,文章才有深度。写好背景材料,内容一定要充实,丰富,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

第三,消息结尾的写作,也是品类繁多,有结论式的,有抒情式的,就不一一谈谈了。

二、第二个问题,怎样写好新闻报道?根据我多年从事新闻的体会,我觉得要搞好新闻报道,首先要牢牢的把握住这样几点:

1、要有高度的政治嗅觉。要积极关心国家大事,随时随地了解党一个的方针、政策,要有强烈的政治嗅觉和新闻敏感性。

要实在牢记“新闻是党的工具,是喉舌”。这个特点决定了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必须要有政治敏感性。党在不同的时期有它不同的指导方针。例如江择民提出“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党的治国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qz/525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