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广告 > 女子在朋友圈发吵架截图,被法院判在朋友圈

女子在朋友圈发吵架截图,被法院判在朋友圈

发布时间:2018-2-24 20:40:23   点击数:

晨读天下一条纵览天下风云

朋友圈里骂人

法院判在朋友圈道歉3天赔偿

近日,四川的赵某将其和朋友张女士吵架的截图晒到朋友圈,其中不乏侮辱性语言,配文称"就喜欢看你生气的样子"。

张女士一气之下将赵某告上法院,要求其当面道歉,并通过当地媒体刊登道歉信和在   

年3月6日晚,张女士和赵女士在酒吧喝酒时,聊起了另外一个两人人都认识的陈姓朋友(女性)。不过,谈话间,张女士讲到和这个陈姓朋友因为脾气不和,没有联系。让张女士没想到的是,赵女士在这位陈姓朋友面前提到了这次谈话,并讲了一些关于张女士的坏话。陈还为此打电话去质问张女士。张女士随后在   

记者从张女士提供的两人短信聊天记录截图显示,两人彼此都用了一些粗俗的语言辱骂对方,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第二天,张女士便接到很多朋友发来的消息,称赵女士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些对她不利的言论。张女士打开   

张女士告诉记者,这件事对她的影响很大,甚至有人将此事告知其父母,给她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这件事还引发了她与丈夫之间的矛盾。

  

3月8日晚,张女士约赵女士出来解决此事,双方引发争执,后经阆中市沙溪派出所出警解决未果。之后,张女士将赵女士起诉至法院,要求赵女士当面向自己道歉,并通过当地媒体刊登道歉信和在   

6月20日,记者从阆中市人民法院获悉,经法院审理后认为,赵女士在   

不过,张女士告诉记者,赵女士目前尚未在朋友圈道歉,她接下来打算申请强制执行。

  

记者曾试图联系赵女士,未果。不过,记者从阆中市人民法院获悉,本案目前尚未过上诉期,赵女士若对本案判决不服,可以提出上诉。

焦点一:在朋友圈辱骂他人,可能涉嫌违法

本案主审法官解释称,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民事主体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素质客观、综合的评价,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在本案中,赵女士在个人   

同时,按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赵女士所发布的   

对此,本案主审法官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赵女士发布的消息主要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传播,而且很多人都是她和张女士共同认识的朋友,传播的范围有限。鉴于此,才要求赵女士在朋友圈向张女士发布道歉函为其消除影响,“这也是对大家的一种警示,每个人,在个人朋友圈发布消息时,也要慎言。”

焦点三:骂人者拒道歉,受害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主审法官表示,如果赵女士没有上诉,又拒不在朋友圈内发布道歉函,张女士则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届时,法院可以以赵女士名义发布对张女士的道歉函刊登在当地媒体上。不过,相关刊登费用将由赵女士承担。

深圳至福州高铁被困隧道数小时

车厢一片漆黑温度达35℃

21日18时许,深圳北开往福州南D次列车,途经一条隧道时发生故障,被困数小时。由于停车时间过长,车内应急灯都关了,车厢内一片漆黑,高温缺氧,人心躁动,温度达到35度,有些乘客受不了,不顾工作人员阻挠执意下车。

车上乘客称,“车门是工作人员开了下去检查车辆的,有两三个乘客硬是下去了”。工作人员一直在劝他们上来。

据车上乘客发出的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白癜风能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gg/85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