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法苑”公号今日分享
目录
1.女子离婚后擅自更改孩子姓名法院判令予以恢复(来源:中国甘肃网)
2.为让孩子跟随母亲姓氏女子两次状告前夫(来源:广州日报)
3.离婚后擅自给娃改姓南京“任性”妈妈被告上法庭(来源:金陵晚报)
4.姓氏虽自由更改莫随意(来源:法制日报)
5.游俊豪徐丽叶:对如何将变更姓名权落到实处的探讨(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网)
姓氏虽自由更改莫随意
来源:时间:年11月30日08:50来源:法制日报原文链接: 姓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根本称不上问题的问题。不过,在现实中,有人的姓既不是父姓、也不是母姓,甚至不是“百家姓”里的姓氏,比如父亲姓李,给儿子取姓时,改成了姓“木子”,姓麻,就给儿子的姓拆成“广林”,这样取姓氏,是否可行?问题就来了。面对如今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姓氏选择,各地户籍管理部门的处理意见并不统一,有的地方同意有的地方就不同意。造成这一局面主要在于相关方对民法、婚姻法中的有关条款存在理解不尽一致的情况。
□本报记者马超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立法机关拟对民法和婚姻法相关条款作出解释:中国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母姓,有正当理由的可选取其他姓氏。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现行法律对子女姓氏如何规定,能否随便改姓,改姓名会带产生哪些影响均不大清楚。就此,《法制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律师、江苏省律师协会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孙韬,请他解读公民变更姓氏时的几大常见问题。
离婚欲改孩子姓氏须双方同意
近年来,随着家族历史沿革、父母离异增多、单独生二胎政策出台,有关子女姓氏的纠纷也明显增多。市民小陈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儿子出生刚满月,现在和妻子为了儿子户籍登记时究竟随父亲姓还是随母亲姓已经争得不可开交,可这时爷爷突然插进一脚,要求孙子姓朱,原来爷爷是姓朱,后来因为入赘的原因而将儿子改姓陈,现在爷爷要孙子恢复祖姓。
“目前,我国关于姓名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此外,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孙韬介绍说,姓名权通俗地说就是命名、改名和用名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目前容易产生的纠纷,主要集中在命名和改名上。
“未成年人的命名和改名只能通过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家庭其他成员例如爷爷奶奶只有建议权,并没有决定的权利。”孙韬说,在家庭内部,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是没有决定权的,但是可以建议,可以调解。因新生儿无法自行行使姓名权,究竟跟父姓还是跟母姓,只能通过父母双方协商决定。除非孩子已成年,自己可以选择姓氏。
在实践中容易产生纠纷的改姓名就是夫妻离婚后,带孩子一方想要给孩子改姓。这种情况下,应首先征得另一方同意,另外一方不同意的话,一方擅自更改子女姓名让其随己姓,就侵害了对方享有的子女随其姓的权利。因为依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离婚后,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子女姓氏;父或母一方擅自更改子女姓氏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由此可以看出,除非双方协商一致或子女成年后自己决定姓氏,否则任何一方擅自变更子女姓名的做法都是不当的。如果因此引起纠纷,人民法院将责令恢复原来的姓名。
“如果另一方同意子女改姓,需提供其书面同意的证明材料。如果孩子满10周岁,还需征求孩子的意见。”孙韬说,改名时,需要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孩子的户口簿、离婚证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公安局派出所办理,户籍办理机构须要双方的签字后才能给孩子改姓。
改姓难法律障碍将清除
成年人的改名相对较为简单,只要自己决定并且向户籍登记部门提出申请详细阐述合理理由并提供必要的文件即可。
可是,如果在命名和改名的过程中不随父母姓问题会怎么样呢?孙韬介绍说,他就碰到过多起类似案件。
上世纪60年代,王某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一岁时就被送到姑姑家抚养。姑父是军队干部生活条件上有保障,且姑父和姑姑并未生育,只是收养了一女。虽然王某和姑姑、姑父之间并没有办理收养手续,但大家心里都视为父子。
后来,姑姑去世了,姑父娶了另一女子结婚,王某仍随姑父生活直至成年。在和姑父生活期间,王某有时候会叫姑父为爸爸,对外经常自称随姑父姓叫洪某,而非王某。甚至一些不知情的邻居都以为王某叫洪某,以为其系姑父的儿子。
而王某多年来的夙愿就是自己能改为洪某,多次向公安部门和组织上提出要求,可因为他和姑父间并没有形成收养关系,且一些档案资料上载明了王某生父母的姓名,故其改姓一直难以如愿,公安机关对其改姓的申请根本不答应。
“其实,现实世界里像王某这样想改姓的人比较常见。现在公民改名一般只要是申请材料和理由符合要求,一般能够顺便办理更名手续,现在的难点就是在改姓方面。”孙韬说。
据介绍,改姓分为新生儿初始户籍登记不随父母姓和登记后改姓两种情形。不论哪种情形,在以前成功的案例极为少见。很多人认为婚姻法规定了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就当然认为要么随随父姓要么随母姓,只能二选一。其实婚姻法在随父姓、随母姓时的表述为可以,并非必须或限于父或母。也就是说,不仅可以随父姓、随母姓,也可以随其他人姓,孩子随恩人的姓、带大自己的人的姓、爷爷奶奶的姓等等,并未违反法律,全国人大最新的表态,实际上是肯定解释了法律本义。
更改姓名是法律行为莫随意
此外,孙韬指出,虽有法律规定以及日后即将出台的法律解释,但如果相关实施细则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法律实践仍会碰到诸多问题。依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变更姓名时,要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早年有父母准备将孩子命名为“赵C”、“耶律”等都被公安机关拒绝。如果户口登记条例对新生儿的户籍登记以及改姓等问题不出台细则的话,现实中还是很难操作。
依据我国年公布实施的户口登记条例,公民变更姓名时,要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但何种情况下允许变更姓名,何种情况下不允许,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一些地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标准也不同。这使得公安机关无论同意还是拒绝公民的改姓申请,都无章可循。
孙韬认为,我国的法律从来没有规定子女不可以随他人姓,也没有规定不可以改姓,难就难在户籍登记这一关。所以,行政管理细则必须要及时出台。
对于有人预计新法律解释出台后,我国将会出现一股改姓潮,孙韬持截然相反的态度。他认为,即便户籍登记的细则出台,更改姓氏的案例也不会多。国家出台可以改姓等政策,是尊重公民姓名权的体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是公民权利的直接体现,但是否付诸实施,还是需要公民个人慎重考虑,因为更改姓氏或姓名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将为个人生活带来很大变化。
例如南京市民于婷近些年在国内从事商业经营,资产颇丰的她在国内多地有数十套房产,产权证均登记为于婷。后来于婷加入日本国籍,国内的户籍被注销。加入日本国籍时,由于日本的姓氏中没有“于”姓,于是于婷选择了相对接近的姓“宇月”,于婷持有的日本护照登记的姓名为“宇月婷”。
然而,当她回国将房屋出租、销售时麻烦接踵而至,其持有的日本护照由于姓名与房产登记不一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文件来向相关部门证明自己是“于婷”。
“还有一些成年人觉得自己的姓名运气不好等原因,更改姓名,更改后发现在入学、就业、出国等方面要多付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来证明现在的自己和曾经的某人是同一个人。”孙韬说,姓名其实就是一个代号一个标记,用于在茫茫人海中区别你我的一个标签,当然有着人身属性和精神寄托,不过如果滥用或者误用姓名权反而会给自己造成麻烦,所以,改名特别是改姓,还是应当慎重起见。
家事法苑号:famlaw
专注于婚姻家事继承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资讯动态,致力于推动家事诉讼程序立法及完善,共建特定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阳光下业务研讨、正当、正常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无小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和万事兴,共同,共同学习,共同努力! 本平台分享信息均注明作者、出处及原始链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至源网页! 《“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于年2月15日创办,尝试搭建与律师同行、学者、法官、公证员、房管、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进行业务研讨、正当交往、信息共享的桥梁与平台,共同促进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获取方式:1)简报电子版下载: “家事法苑”家事法主题QQ群(群号:)---即时分享交流中国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动态,须以“城市+单位+姓名”实名申请、交流,只接纳法律职业共同体专业人士。 “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群群规则
(年11月版)
“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群,群主:杨晓林,管理员:段凤丽、侯晓婷、邓雯芬、王志锋、徐文丽、杨竹一、何显刚、陈建宏、李炜、辜其坤、李丹、谷友军、季凤建、严健、麻长春、王钦、李琳。
1、建群宗旨
家事无小事,真诚欢迎对婚姻家事继承法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律师、法官、检察官、学者、公证员、房管、民政、学生、媒体、妇联等政府公务人员、法务工作者及其他法律从业者加入,即时分享最新中国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动态,家事审判动态、典型家事案例、立法动态、理论研究动态,共建阳光下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业务探讨、正当、正常交流的和谐平台。
本群主题为婚姻家事继承法及家事诉讼程序,交流范围仅限与主题相关的实体及联系密切的诉讼程序理论与实务问题,定位为特定专业法律领域主题群,学习型群、兴趣群。
本群无意走向综合群,其他如刑事、商事、劳动、交通事故等其他领域话题可另行解决。
2、入群方式
为保障本群安全、质量及可持续发展,防止群友滥加群,本群对外不作任何宣传,群规则只刊发于“家事法苑”公号自定义菜单及每期公号推文的签名文件中。
为保证群的质量,本群一律由群管理员专人统一审查、邀请新人入群,未经群主同意,严禁擅自拉人进群,擅入者立即清退;
请入群者先添加群管理员邓雯芬助理()个人好友,请注明:城市+单位全称+姓名,申请加入家事法实务群;新群友阅读群规,承诺遵守后,管理员方可拉其入群。
3、实名交流
本群实行实名(真实身份)交流制!
群友入群后应马上修改群昵称,不接受实名规则免入,经一次提醒不配合的劝退。
律师署名方式:省份+城市+姓名+律师,如:山东淄博徐文丽律师,群昵称中不得显示电话、律所具体部门职务、业务方向及其它带有商业营销色彩文字。点击群界面右上角两小人头标志,向上划动屏幕,出现“我在本群的昵称”点击即可修改。
公证员署名方式:城市+姓名+公证员,如:上海公证员李**;
学者、学生署名方式:学校简称+姓名,如“南师大赵莉”,广西师大李**。
法官(检察官)署名方式:省份(城市)法院+姓名的方式,如果确有难处不愿意实名,可采取省份(城市)+法院+真实姓氏+法官(身份)的方式,如北京法院李法官、如宜昌法院王礼仁,检察官署名方式相同。
民政部门、妇联、媒体等其他界别群友参考前列署名方式,省份+城市+职业+姓名,如:北京妇联***。
4、尊重群友
尊重群友,未经事先允许、不得随意添加其他群友为个人好友,
严禁擅拉群友、加入自己设立的其他群,一经接到举报,立即清除出群;
5、基本设置: 如群消息过多,影响本人工作、学习及休息,可在手机右上角,点开群设置界面开启“消息免打扰”,定期浏览群信息、参与互动即可;
如群中有太多不熟悉的面孔:可在群系统设置界面打开“显示群成员昵称”;
6、友善发言
本群群友来自于法律职业共同体较广泛领域,大家非常难得聚拢在同一平台上!特别要注意维护自身形象,互相尊重,发言交流,要注意顾及他人感受,不要有任何人身攻击、贬低他人人格或由个案引申对其他群体的上纲上线的言行。
本专业群,除大年三十至初二三天及八月十五中秋节外,不允许在群内发红包;严禁闲聊;严禁转发招聘、推销、心灵鸡汤、投票、优惠券、政治性等帖子。
7、鼓励、提倡交流
本群鼓励、提倡群友开展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的互动交流。
本群定位为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及实务交流群,非低级的当事人咨询群,严禁群友不加任何思考、只用三言两语提过于简单的问题;
群友不宜就过于具体的个案展开交流,应先概括基本事实,从中提取有理论及实务研讨价值的一个或几个问题集中深入交流。
群友探讨交流问题的方式建议为,自己发现问题,先主动查找资料,一次性把基本案情叙述清楚(不要再让群友追问事实)并注明自己的看法,能附上相应的法律法规法条及司法解释等依据最佳,抛砖引玉,希望再听取群友的意见和建议!如此这样,真正达到大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本群建群目的!
群友互动反馈也同样宜先思考,较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采用漫无边际地三言两语聊天式交流,以免影响群友。
群友可在群内畅所欲言,仅限个人观点交流,严禁群友未经发言群友同意、不管基于什么目的截屏在群外分享。
8、鼓励、提倡分享
本群鼓励群友分享与本群主题相关的各种审判动态、典型判例及最新法律法规及地方法院审判意见,鼓励分享自己原创的相关实务研讨文章,包括上传在自己个人网站、博客、公号上的上的,但页面上尽可能不要附有较为明显的营销宣传文字及联系方式;
本群谢绝律师普法、营销、单纯表现诉讼技巧类文章;
群内严禁功利性的推销个人网站链接、博客链接、公号名片、个人名片、微网站名片及链接,严禁将相关资讯贴到自己的个人网站、博客上再推荐网页链接的变相以提高点击率、博粉为目的功利性商业推广做法(“家事法苑”公号famlaw已做到了去商业化,如果分享可参考),请群友自律!
9、尊重智力劳动成果
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群内资讯信息仅供群友学术实务研讨交流用,资讯搜索、编辑、整理需日复一日,耗费相当时间与精力,正常情况下,我团队每天收集、分享、推送的资讯信息,月底汇编起来就是每月的“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下载: 希望群友不要经常性地或整体利用本群资讯信息取材上传网络(个人网站、博客、公号)、经常性转帖到其他群、QQ群或为其他非研究用途使用。如确需经常性转发使用,则宜注明转自“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群。
10、违规及处理
群友应自觉遵守本群规则并接受群主及管理员的善意提醒及劝告;
对于违反群规的行为,群主或管理员有权、有义务即时制止。
群友违反群规则经提醒一次不改,劝退,务必不要在群内与管理员争执、造成刷屏,影响其他群友,但允许私信方式向群主及管理员团队提出申诉,集体商量给出最后处理结果。
11、关于入群开通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问题的说明
承蒙大家支持、参与,我群学术实务专业交流氛围越来越好。不少群友也积极推荐相关朋友入群,但请群友推荐介绍新人入群前务必提前说清楚:
腾讯公司目前对群管理政策,人为上限,前40位无论群主其他群友可直接拉人入群(无需经过其同意),第41—位,需发邀请经受邀人同意方能入群,而第位以上入群者需要先进行"实名认证",即开通支付功能,绑定一张银行卡。这是其通过此手段绑定用户的功利做法、也涉嫌利用垄断地位强迫"消费"行为、涉嫌违法,已有外地律师代理此类公益诉讼,希望能尽早纠正霸王条款。
因本身是免费使用,也不必跟它计较,可按照提示要求关联绑定一个银行卡(如过分担心,可绑定一个不常用、没钱的储蓄卡)即可,支付功能是大势所驱、非常时尚、非常方便,也很安全,如消费仍需再次输入密码,开通无妨,并不是加群收费,不轻易消费即可。
绑定银行卡、开通支付的方式也很简单:
①用户点击界面下方的,即可找到并进入。
②然后依次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
③按提示填写银行卡号(收发红包仅支持绑定借记卡)、该卡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银行将发送验证码至该手机号。
④填写银行卡信息,并设置6位数的支付密码,二次确认支付密码并支付即可。
良好的群的氛围,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呵护!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建专业领域内阳光下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妇联、媒体及其他所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正常、正当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法苑”群管理员团队
年10月31日
“家事法苑”(famalw)
专注家事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动态,家事无小事,共同、学习、推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输入标题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